陶瓷業不注重潤滑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代價
有不少用戶在使用液壓設備時,都比較注重使用品牌貨。比如,我國陶瓷產業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及進口其最好的品牌液壓油等潤滑油。可是,在使用和管理的過程中,由于低估了設備潤滑管理及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忽略了對油液污染的有效控制,結果,仍未能充分發揮這些先進技術的潛在優勢,吃了不少苦頭。請看以下的具體表現:
1993年,正當我國陶瓷產業產銷兩旺,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廣東省佛山市石灣某陶瓷廠有一臺價值數百萬元進口液壓自動壓磚機,因為油液污染嚴重,企業潤滑管理較差,結果,造成主油泵壞了。當時,廠家在國內市場上無法購買到國外相關型號的產品,需要從國外訂購進口。結果,這個企業為了更換一個進口配件,不僅被迫要停產三個月,還要高價購買進口配件,至于停機怠工、交貨失時、增加企業的維修費用成本等經濟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在使用液壓設備的過程中,當設備還沒有發生故障的時候,有的用戶往往會忽略了設備的維護保養。認為“機不壞就不換油”。“能動則用”。直至等到主油泵壞了,才發現設備的在用油里含有大量的銅、鐵等金屬顆粒。對設備采取事后治理“壞了修”的現象十分普遍。
當液壓設備發生故障之后,用戶往往是“十萬火急”。有的要么認為,油品供應商的產品質量有問題;有的要么又認為,設備供應商的產品質量有問題。能夠真正從自身使用和管理過程中找問題(如潤滑管理是否合理?污染控制是否有效?)的用戶卻少之又少。
從我國建陶業等相關企業的情況來看,過去二十年,我國建陶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速度迅猛,這是人們所意料不到的。隨著液壓傳動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設備潤滑管理與污染控制要求越來越高。原液壓油污染度“重量法” 已經被現代計量標準:“計數法”ISO4406及NAS1638(微米粒徑、數量多少/毫升)所取代。但是,由于我國企業的設備潤滑管理與污染控制方面比較滯后,建陶液壓自動壓磚機液壓系統和流體因受到污染物的嚴重影響,實際上,已經給許多企業帶來了不少麻煩,突然而來的液壓故障,使許多企業束手無策,造成了不少意外的損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估計“污染磨損的總費用”支出損失的代價,要比壓機全年多次換油(或超濾油)的總費用要高出2—10倍以上。
企業對液壓自動化壓磚機采取事后治理“壞了修”的現象仍十分普遍。“維修第一、維護第二”的傳統管理思維、意識和管理模式至今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企業的設備潤滑管理與污染控制問題積重難返。有不少企業雖然對設備的在用油液一年更換一到兩次,有的企業雖然一年也換油超濾凈化處理一到兩次,但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設備不壞就不換油”,只可治標而不能治本。